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分析信息 > 调查分析
一季度镇江市农村居民收支情况简析
发布时间:2016-07-22  浏览次数:  来源: 字体大小:【

抽样调查显示,2016年一季度镇江市农村常住居民收入和支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。其中:人均可支配收入8353元,增长9.4%;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159元,增长10.8%

一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  

(一)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居民增收的主要动力。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5332元,同比增加392元,增长7.9%,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3.8%,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5.1个百分点,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。调查显示,工资性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外出务工人数增多及劳动力价格提高。一方面,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加快,来自农村的年轻或闲置劳动力不断走进企业,使得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最主要构成。另一方面,农民外出务工主要以从事建筑业、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,这些行业的劳动力度强、需求大,工资增长较快。201611日起,全市最低工资标准从原来的1630元调整到1770元,增加140元,增长8.6%;同月,市人社局发布企业调资基本标准,大部分岗位工资增长4%-10%

(二)经营净收入增幅居首位。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1952元,同比增加224元,增长13.0%,占总收入的比重为23.4%,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2.9个百分点。调查显示,一季度全市农民人均第一、二产业净收入较快上涨,其中第一产业经营净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源于土地流转后,农业生产集中化、机械化、科学化程度提高,农业生产成本降低、收入水平提高。一季度,全市新增登记注册私营企业2238户、同比增长10.6%;新增从业人员2.08万人,同比增长18.2%,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0.33万人。

(三)财产净收入平稳上涨。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281元,同比增加23元,增长8.9%,占总收入的比重为3.4%,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.3个百分点。财产净收入增长主要是两方面原因,一是春节前后,农民在上年土地转让及集体分红中的获益基本到位;二是房地产市场转好,房屋出售和出租价格有所增长,居民房租收入和虚拟租金相应增长;三是金融理财产品门槛降低、理财方式快捷化发展,居民可直接通过网上银行、手机APP直销银行快速理财,拉动利息收入增长。

(四)转移净收入快速增长。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788元,同比增加81元,增长11.5%,占总收入的比重为9.4%,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.1个百分点。转移性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有两方面原因:一是政府救济力度加大,对失地农民、低保户及孤残人士的补贴进一步提高。20157月起,镇江市区、丹阳、扬中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610/月,增长5.2%;句容低保标准由540元增长至580元,增长7.4%。二是离退休工资逐年上涨,继续保持对低收入者的倾斜。20154月起企业离退休人员月人均增收150元,增长幅度为7.8%,并补发1-3月离退休金,调整后全市月平均养老金2072元。

(五)收入水平保持全省第五位

一季度,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53元,是全省平均水平6917元的1.21倍,增幅高于全省平均增幅0.6个百分点。镇江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无锡(10846元)、苏州(10146元)、常州(8824元)、南京(8585元)之后,保持全省第五。

二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主要特征

(一)八大类支出全面增长。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消费支出5159元,消费倾向61.8%,八大类消费全面增长。其中,交通通信、食品烟酒和居住对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最大,分别贡献了2.82.72.2个百分点。

(二)恩格尔系数同比下降。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1657元,同比增长8.1%,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为32.1%,恩格尔系数同比下降0.8个百分点。从构成看,农村居民膳食向营养化、科学化、均衡化发展,一季度人均奶类支出增长12.5%、干鲜瓜果支出增长4.0%、糖果糕点类支出增长10.5%

(三)交通通信支出增幅居首位。随着现代社会对快捷交通和实时通信的要求不断提高,农村居民购买交通通信工具的数量增多、更新换代速度提升,随之也产生了较多的服务性费用。一季度全市农村居民人均交通通信支出680元,同比增加132元,增长24.1%

(四)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较快。一季度,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471元,比上年同期增加51元,增长12.1%,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.1%。从构成看,教育支出和文化娱乐支出都有明显增长,居民在少儿培训班、学习补习班、成人教育、家庭旅游、休闲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也逐步攀升。

(五)其他各项支出不均衡增长。调查显示,一季度农村常住居民支出增长不均衡性较为明显,除上述三类外,其余五类依次为医疗保健、居住、生活用品及服务、其他商品和服务、衣着,分别增长12.4%11.3%9.8%4.8%3.8%

三、促进农民增收的建议

(一)助推企业挖掘发展潜力。实体经济在多个环节影响居民增收,各类企业是劳动力的蓄水池,是社会财富的生产线,是居民增收的根本。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不断提振企业发展信心,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,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,促进企业良性运行稳步发展,为居民增收提供可靠保障。

(二)帮助农民家庭充分就业。家庭成员的充分就业是增收的重要保证,而工资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60%以上,因此不断提高就业率和就业层次,也是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。特别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培训指导和服务,引导他们积极创业;同时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,一方面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,一方面帮助农民在闲暇时期充分就业。

(三)加快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,促进土地流转。按照新一轮农村改革的部署要求,加快推进农村住房、宅基地等产权制度改革,加快土地确权政策的落实。同时,健全和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,形成价格浮动机制,促进土地流转。一方面,土地确权能够更好的保障农民的利益,有利于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财产性收入,同时解放出大批的富余劳动力。另一方面流转土地可以加快农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发展,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、机械化和科学化,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收入。

(四)加大政府政策倾斜力度,提高低收入者收入。近年来,政府的各项民生保障措施逐步完善,在居民养老、社会救济等方面的投入增多,投入的力度也不断加大,促进了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的较快增长。但是从五等分组数据来看,高低收入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,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速度赶不上消费的增长幅度,建议进一步完善民生保障政策,加大对低收入者的倾斜,特别是对被征地的、无就业能力的农村居民的帮扶。

打印本页】【加入收藏【关  闭】
Copyright ? 2016国家统计局bet365不能提款. All Rights Reserved
国家统计局bet365不能提款 电话:0511-89666616
苏ICP备10205253号-1